小爱实验Tips:WB实验之大分子量蛋白转膜
时间:2019-08-21 点击次数:23569
做WB实验转膜时,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较为费时且困难。要实现良好的转膜效率,您可能需要一些小tips。 ![]() 如上图所示,转膜常用湿转和半干转的方式,小爱常规推荐湿转,即滤纸-凝胶-膜-滤纸“三明治”完全浸入缓冲液中,可参考的转膜条件为:转膜至0.2 μm 孔径的NC膜,在冷却的含20%甲醇的转移缓冲液中转膜,70V,1.5h(膜、甲醇含量、电压和转膜时间均可优化调整)。
那么大分子量蛋白的转膜需要如何优化条件呢?
1)适当降低凝胶浓度
大分子量蛋白可更加有效地从低浓度的凝胶中转移出来,但凝胶浓度过低容易被撕裂、不太好操作。可以考虑针对蛋白分子量选择6-8%的丙烯酰胺凝胶。当然,您也可考虑选择小爱家的梯度凝胶预制胶产品来有效分离更大分子量范围的蛋白。
2)添加SDS
分子量较大的蛋白容易在凝胶中沉淀,在转膜缓冲液中添加不超过0.1%的SDS可以有效阻止其发生,同时SDS也会抑制蛋白与膜的结合,故其浓度不宜高、且需优化转膜条件以防止蛋白透过膜。
3)降低甲醇浓度
甲醇与SDS具有相反的作用,甲醇可以增加蛋白与膜的结合,它可从蛋白质中剥离SDS。 降低转膜缓冲液中甲醇浓度也有助于防止蛋白沉淀。 一般我们可以将浓度降低至10%或更低。
4)考虑选择较低电压、较长时间、湿转的方式
湿转的效率更高,可以考虑较低电压下过夜转膜。
爱必信相关产品推荐:
Absin特色产品线(全部现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