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实验做不好?我们为您汇总了常见的30个问题!(三)
时间:2020-03-30 点击次数:7112
上两次的分享主要汇总了ELISA实验样本准备和操作步骤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细节注意才能得到好的ELISA实验结果。ELISA实验,拿到结果还不是结束,最后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我们ELISA常见问题的解答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就主要给大家解答一下ELISA数据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帮助大家避开“雷区”,大家快看看这其中有没有困扰你ELISA实验的问题吧~ Q:ELISA实验中,检测计算抗原的浓度,临界值怎么确定? A:根据曲线测定的浓度,建议落在标准曲线的中间位置较好,极限最好不要超过标准曲线的上下限,如果超出较多,会影响计算结果准确性,建议调整稀释比例。
Q:因为检测限的原因,同一块ELISA板子,样本稀释比例不同,部分样本1:10稀释,部分1:20稀释,这样设置可行吗?结果可以比较吗? A:可以比较,不同稀释比例,是因为不同样本间的表达差异较大,只要保证稀释后的检测样品测量值准确,还原回稀释倍数后的浓度是可信的。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样本的原始浓度差。
Q:测得的值都低于标准曲线的最低值,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解决? A:这种情况需要设置实验对照组来排查,建议在实验组别设置中添加阳性对照孔,用明确表达的样品作为阳性对照,如果标准曲线及阳性样品均可测得正常的表达浓度,则表明实验成功,检查其他待测样品是否稀释倍数过高,可以降低稀释比,直至直接加样本原液,如还检测不出,则表明该指标在其余待测样品表达含量低于检测下限,按照0计算即可。这种情况尤其对于炎症因子较为常见,在健康样本中,表达含量极低。 Q:标准曲线在推荐的浓度下,r2值为0.9,做了多次都是这样,怎么办? A:这种情况首先要仔细核对产品说明书,看是否用了推荐的拟合方法,如爱必信的ELISA试剂盒,需要使用四参数拟合方式进行拟合,用错拟合方式,会导致r2值较低;如拟合方式无误,需检查是否有个别标曲孔数值异常,排查实验过程中是否出现污染或标准品倍比稀释时出现失误,导致加样不准。 Q:试剂盒推荐用450和570nm双波长检测,但条件有限可否换成450和620的双波长?如何使用校准波长?还有,用空白孔校准可以么? A:可以的,TMB底物显色后,吸光峰值在450nm,另外的校准波长是防止气泡等杂质造成的干扰设置,避开450左右50nm以上即可。两次读取的OD值,用OD450 - OD校准波长即可。尽量还是建议有条件的选用双波长校准的方法,因为避免了不同孔的读数影响,防止出现空白孔污染,导致读数较高,无法校准的情况。 Q:样本总是在标准曲线之外,稀释100倍也是,怎么办? A:在设置稀释倍数之前,需要参考相关文献,对于一些表达极高的蛋白,确实会出现这种情况,之前小编接到过的案例,样品需要稀释10000倍,目的蛋白才落在检测区间内。建议继续提高稀释比例。 Q:最后显示的OD值在多少之间属于可用值,有要求吗? A:有的,建议标准曲线最高浓度点的OD值在2.0左右较好,也可参考说明书标曲的数据。 好啦,我们汇总的关于ELISA实验的常见问题至此已经全部分享给大家,看完这些之后各位小伙伴对自己的ELISA实验是不是更有信心了呢?如果大家在实验中遇到什么新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们,小编随时为您解答~
Absin特色产品线(全部现货):
|
||
|